武汉多戈科技有限公司

06

2023

-

04

2023年两会代表助力涂料“去铅”之路


三月中旬,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带来了诸多生态环境领域高质量建议提案,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绿色低碳发展和协同治理,绿色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污染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在生态环境部2022年办理的1294件建议提案中,涉及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建议提案最多,占比达20%以上。2023年,关于“双碳”的讨论热度依旧不减。

 

 

两会代表关于“双碳”的部分提案

1、完善碳信息强制披露制度

2、研究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

3、将农业碳汇融入碳交易统一大市场

4、对含铅涂料使用加强限制力度

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6、设立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

7、加快推进环境领域职业资格建设

8、完善企业绿色生产的经济激励政策

9、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健康发展

10、加强长江沿岸产业园区治理

11、加强长三角区域对新污染物联控共治

12、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会议期间,代表们关于限制含铅涂料使用对新污染物联控共治的提案值得我们关注。

在2022年5月24日的时候,国务院就已经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新污染物一般是指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主要来源于人工合成的化学品,涉及面广,与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由于新污染物涉及行业广、产业链条长、使用场景多,长三角地区又是我国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的重点区域,既涉及产业链上下游,也涉及生产和使用各环节,更涉及河流和水源地上下游。

所以,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探索制定区域共同优先控制新污染物(化学品)名录,加快构建重点新污染物全过程防控制度体系成为治理新污染物的首要目标。

 

多戈科技在去年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谈论过关于“含铅涂料”这个话题。

涂料去铅已成大势所趋,代表提案也标志着社会各层面已将去铅行动列入工作计划。

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有毒重金属,但出于低成本和高效率等考量,含铅原料仍被国内诸多涂料厂商使用;另一方面,国内大众对含铅涂料的关注度偏低,对其危害性尚未充分了解。

 

 

含铅涂料危害极大,去铅行动迫在眉睫

2021年,我国涂料行业企业总产量约3800万吨。由于铅配方可使涂料具备色泽鲜艳、着色力好等诸多好处且成本低廉,涂料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会故意添加一种或多种铅化合物。

老化的涂料碎片或铅尘是公众尤其是儿童接触铅的主要途径。有研究表明,即使是血液中低剂量(5微克/分升)的铅,也可导致儿童智力下降、行为及学习困难等问题。长远来看,这会显著降低生产力,使国家经济遭受损失。

如今,淘汰含铅涂料已被确定为《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SAICM)下的全球关切议题,国际上也已确立通过在各国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控制措施实现全球逐步淘汰含铅涂料的目标。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早已持续关注到涂料含铅问题,并在2015年发布了《中国淘汰含铅涂料的倡议书》,呼吁相关的企业加快这个产品升级换代的节奏,尽早淘汰含铅涂料的生产和使用,但受限于各种因素,倡导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涂料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涂料生产国之一,占全球涂料市场的近三分之一。因此,涂料去铅是关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基本保障的大事。

 

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2022年9-10月,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和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等共同开展了含铅涂料研究及市场调研工作,发现我国涂料去铅化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1、监管力度不足

无论是市场选购的涂料样品,还是实地场景检测,总铅含量超标情况依旧常见,对涂料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也存在不足。调研显示,33个工业涂料样本中不达标率为36%,最高超标105倍。

对长沙、武汉、南昌三个城市的日常生活设施表层涂料含铅情况调研中,85个场景中有54个场景的总铅含量高于90ppm,仅6个样本低于1000ppm。实地场景检测中某儿童游乐设施超标达644倍。涉及省市的市场监管存在抽检涂料种类不全、忽略部分涂料品类重金属含量检测,以及在检测涂料的重金属铅含量时未采用最新强制性标准等问题。

 

 

什么是ppm?

ppm浓度(parts per million)是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

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联合领导的消除含铅涂料全球联盟(GAELP)所制定的《含铅涂料规范指南和示范法》中将90ppm设为最低且最安全的涂料总铅含量限值。

 

2、国家标准不健全

一是在政策标准上,仅有木器涂料(GB 18581-2020)和建筑用墙面涂料(GB 18582-2020)被强制无铅化(即要求总铅含量低于90ppm)。

二是多个国家标准中,仅对涂料中的可溶性铅的含量做出了限定要求,而非总铅含量。

三是对于儿童用的玩具涂料的铅限值要求较为宽松,《GB 24613-2009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将玩具涂料的总铅含量限制于600ppm以内,而如美国等国家则严格规定儿童产品的总铅含量应当低于90ppm。

 

3、涂料用途划分及使用不规范

涂料用途划分不准确或消费者不按涂料用途分类使用等现象大大降低了规范涂料铅含量限值标准的意义。

我国针对涂料产品的铅含量没有普适性限值标准,而是按照涂料用途分类来规定不同的铅含量限值。目前仅对木器涂料和建筑用墙面涂料实施禁铅,对其他用途涂料制定较为宽松的限定值。

市售涂料并非完全按照涂料标准的分类法来清晰地划分用途,因此可能出现涂料应执行的铅限量标准定位不明确问题,存在着涂料错用、误用引起的潜在铅暴露风险,比如工业涂料、未被禁铅的涂料仍可能被用于家庭、学校、医院等场景。

 

 

针对性提案助力涂料去铅

涂料去铅行动面临的诸多问题,对于如何推进这项工作,两会代表以提案方式给出了一下建议:

1、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

建议根据涂料具体使用场景制定限铅标准,对公众尤其儿童可直接接触到的场景面漆实施强制性低铅标准;制定标准规范时采用“总铅含量”而非“可溶性铅含量”;出台法规强制要求涂料生产及销售商将涂料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等信息透明化。

2、加强行政监督管理和违法处罚力度。

加大对销售涂料的网店及实体店的监督抽查力度,完善涂料的抽查种类、抽查场景,对存在违法行为严格处罚并进行公示。

3、全面开展对已使用涂料的排查整改。

对人们可直接接触到的住宅、公共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公共设施的面漆中含铅量开展排查行动,对铅含量超标的设施进行翻新改造,进一步降低以前生产的含铅涂料遗留的铅暴露风险。

4、积极引导和促进行业转型。

大部分涂料低铅化技术可行、成本可控,应激励、引导和督促涂料企业加强技术研发,生产低铅涂料。

5、加强宣传培训力度。

让公众全面了解含铅涂料的危害及避免方式,引导公众采购低铅涂料,规范使用不同用途的涂料。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来限制含铅涂料的生产及使用,一些大型厂商已逐步应用含铅涂料中铅的控制替代技术。

我们看到,代表们在提案中着重指出,涂料行业应当加紧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加大力度限制含铅涂料生产、流通,这些举措将对涂料去铅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