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多戈科技有限公司

14

2022

-

09

双碳趋势下:工业企业的机遇和行动


1. 减排提效,全球气候行动

 

《巴黎协定》目标仍是重大挑战。至2050年,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以下,则需要在2030年减排近一半,在2050年实现减排四分之三。

 

国际能源署零碳路线图显示,若要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能源消费需要减少 7%,2030 年前能源强度年均降低 4%。因此,全球范围持续控碳减排、大力降耗提效至关重要。

 

 

2. 欧洲领跑,企业低碳转型

 

欧洲始终走在全球低碳发展目标与顶层框架设计前沿,领跑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并希望2050年前实现欧洲地区“碳中和”。

 

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Fit for 55”(“减碳55”)系列立法提案,承诺在2030年底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

3. 积极应对,中国企业挑战机遇并存

 

我国正积极进行碳达峰路径顶层规划,并加速推进碳交易市场和其他重点举措落地。

 

重点排放行业及标杆企业争相制定双碳目标和行动方案,钢铁行业提出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203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有色行业提出2025年实现碳达峰。

 

国家发改委正加紧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涵盖电力、有色金属、钢铁、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预测2030年碳价约为90~150元/吨,2060年约950~1,150元/吨。

 

“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个重点行业将被陆续纳入,一个交易额有望超千亿的全球最大碳市场将在中国建成,并持续激发企业理清碳基线、开展碳盘查、制定实施减排举措等实际需求,行业领先企业已率先行动,配置碳审计员等岗位,并要求供应商上报碳排放监测数据等。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钢铁、石化、水泥等传统高耗能产业由规模化粗放型发展快速转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

 

构建绿色工业和循环经济:帮助领先企业设计最优能源组合,通过增加光伏、风电、水电、核能等零碳电力和绿氢的使用比例优化工业用能结构,提高工业电气化程度,应用先进储能技术,布局创新回收与再用技术等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生产工艺升级:以钢铁行业为例,发展氢气还原炼钢、电炉+废钢的循环经济产能升级和替代、卓越运营优化是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强化清洁能源替代:低碳氢是蕴藏丰富、用途广泛、清洁方便的能源载体,是企业低碳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未来投资布局热点,预计2030年后迎来爆发期。

 

实现CCUS规模化应用: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键技术之一,但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强化碳资产及碳交易管理:碳排放权和排放配额因其稀缺性成为企业新型资产——碳资产。

 

 

中国钢铁业的未来:碳达峰目标达成将主要依靠现有产线的升级,而碳中和目标达成更依靠分为两个阶段的新技术推广。

 

 

此外,数字技术搭建起的模拟场景也有助于风险评估、战略决策和运营效率优化。

 

工业互联网以数据为核心,可追溯的信息源有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推进各能源品种的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基于业务预测结果,通过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对节能策略的自动选择、调整、配置更新和自动执行功能,实现高效深层减碳。

 

4. 高潜赛道,领先致胜“碳中和”

 

“碳中和”催生了“四化”主题性机遇,即资源处理脱碳化、能源生产去碳化、行业发展低碳化和终端消费清洁化,建议企业抓住市场和技术先机,分阶段前瞻性布局高潜赛道。

 

行业整体,企业可通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影响全价值链排放,构建低碳“朋友圈”:内部管理,可通过优化能源系统、重塑产品结构、研发创新工艺,同时引进固碳技术、发挥碳交易价值、关注碳金融市场、管理碳资产创收等,以最优成本结构,抵消顽固排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