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多戈科技有限公司

07

2022

-

11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2022 年 11 月 5 日至 13 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COP14 大会)将在武汉举办。今年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30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什么是湿地公约

《湿地公约》全称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缔结于1971年,是全球第一个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现有172个缔约方,秘书处设在瑞士。

 

《湿地公约》旨在通过构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网络,采取地方和国家层面的行动及国际合作,推动各缔约方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中国于1992年加入,2005年入选常委会成员国。

 

《湿地公约》主要关注迁徙水鸟和水禽栖息地的保护。经过50多年的发展,《湿地公约》缔约方不断增多,其内涵也已延伸到注重整个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发挥。

 

 

什么是湿地?

根据湿地法的界定,“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人工的、常年或季节性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水域和滩涂除外。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其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

 

 

湿地对我们有多重要?湿地乃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固碳器,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洪旱、调节气候、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和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为什么要选择武汉举办湿地大会?

武汉别称“江城”,是一座傍水而生具有湿地特色的城市。市内江河纵横、百湖密布,拥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10个湿地公园、5个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达16.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被誉为“百湖之市

 

人们随处可见湿地,穿城而过的长江、汉江,游人如织的东湖、沙湖,甚至解放公园的人工水域、城市郊野的水库稻田等。

 

在湿地保护的过程中,政府采取补偿的方式减少对老百姓的损失,提高了老百姓对湿地保护的意识,通过不懈地努力加强了整个社会保护湿地的认知。

 

武汉是全国13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其中的沉湖湿地2013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是武汉的代表性湿地。

 

 

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多戈科技在企业的产品创新与方案设计上,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碳足迹,减少VOCs排放、减少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使用等因素放在了优先考虑的位置,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压力。

在具体实施方面

#1  我们通过开发水性涂层,减少了大气中VOCs的使用与排放。

#2  我们通过开发具有反射功能和隔热功能的涂料,降低了制冷或供暖过程中的电力消耗,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3  我们通过为项目设定强耐候的产品方案,延长了目标项目的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节约了资源消耗,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4  我们通过筛选在环境应对方面合规的原材料供应商,来带动产业链对气候应对与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通过整合自然保护和社会挑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有能力提供变革途径,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健康、运转良好的湿地为生态系统服务提供更好的经济、社会和健康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站删除。